返回首页 > 您现在的位置: 我爱浙江 > 资讯杂谈 > 正文

浙江晒出二十年经济建设“成绩单”

发布日期:2023/6/1 17:32:49 浏览:

来源时间为:2023-05-22

方便,快捷

手机查看财经快讯

专业,丰富

一手掌握市场脉搏

手机上阅读文章

提示:

微信扫一扫

到您的

朋友圈

浙江省政府新闻办5月22日举行“八八战略”实施2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(第三场)。时报记者从该场新闻发布会获悉,“八八战略”实施二十年来,浙江推动了从总体小康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加速迈进的整体跃迁。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8千亿元跃升到2022年的7.77万亿元;人均生产总值从2千美元提高至1.76万美元,高于世界最新高收入经济体门槛标准。

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2年居全国省区第1位

该场发布会以“强力推进创新深化、改革攻坚、开放提升,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”为主题。证券时报记者从该场新闻发布会获悉,二十年来,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.17万元提高至7.13万元,连续22年居全国省区第1位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940元提高至3.76万元,连续38年居全国省区第1位。

产业结构方面,数据显示,浙江第三产业占比从40.3提高至54.3,形成“三二一”产业结构,增加值占比重超过50;农业现代化水平居全国第3位;“小巨人”和单项冠军企业数全国第一。

此外,二十年来,浙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567亿元提高至8039亿元,居全国第3位。

创新发展特征显著

据介绍,二十年来,浙江创新发展、攀高图强的动能最强劲,推动了从经济大省到经济强省的跨越提升。

区域创新能力方面,数据显示,二十年来,浙江区域创新能力从全国第6位跃居第4位,科技进步贡献率从43.6提高至68,研发经费支出从57.7亿元提高至2350亿元,投入强度从0.72提高至3.02。

二十年来,浙江发展效率不断提升,全员劳动生产率从2.8万元/人提高至19.9万元/人。

人才集聚效应显著增强。数据显示,浙江研发人员密度全国第3,全职在浙“两院”院士达59名,11个设区市全部进入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百强榜。

协调发展山海互济

据介绍,二十年来,浙江协调发展、山海互济统筹最有力,推动了省域发展从总体协调向高水平均衡加速迈进。

证券时报记者从该场新闻发布会获悉,浙江走在前列,海洋经济占GDP比重从7.5提高至13.3,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唯一货物吞吐量超10亿吨大港,连续14年居全球第1

据介绍,浙江省域空间布局全面优化,基本形成“一湾引领、四极辐射、山海互济、全域美丽”空间格局,建成“三个1小时”交通圈。

山区26县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。二十年来,浙江推进山海协作产业园和产业、科创、消薄为主的“飞地经济”建设,26县经济总量从850亿元提高至7404亿元。

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方面,数据显示,浙江城市化率从47.5提高至73.4,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.37缩小到1.90,是全国倍差最小的省区。

深度融入全球

据介绍,二十年来,浙江开放发展、互利共赢,推动了从对内对外开放向深度融入全球的阔步发展。

一方面,浙江的开放经济省域贡献度全国领先。数据显示,总额占全国比重从6.8提高至11.1,居全国第3。

另一方面,开放竞争优势显著增强。据介绍,浙江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综试区省域全覆盖;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数量位居全国第1。自贸试验区在全国率先实现赋权扩区、形成113项全国首创成果。

此外,长三角一体化取得积极成效。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,数字长三角建设成效显著,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已形成112项制度创新成果。

(文章来源:证券时报网)

最新资讯杂谈

欢迎咨询
返回顶部